News
研究速递|外资兴建的亚洲燃煤电厂排放清洁程度的研究
在过去 20 年中,发达经济体几乎没有增加新建的燃煤电厂,但亚洲国家的燃煤电厂数量仍在大幅增加。此间亚洲新增燃煤电厂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球新增燃煤发电装机容量的90%。外国投资者对亚洲煤电的投资规模超过 620 亿美元,在亚洲煤电的增长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中许多来自发达国家。在这种背景下,外资兴建的燃煤电厂与亚洲国家本国的燃煤电厂相比,是否提供了更清洁的能源? Read more
研究速递|国际开发性金融机构煤炭和绿色能源政策现状
2021 年 10 月 31 日,二十国集团 (G20) 作出了历史性的声明,承诺终止对海外燃煤电厂的融资。在2020 年的首届全球开发性银行峰会上,开发性金融机构(DFI)纷纷承诺使其融资符合《巴黎协定》的目标。到今年的G20承诺为止,各国政府及开发性金融机构做出了众多重大的可持续融资承诺,全球开发性融资的格局发生了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绿色能源转型目标的巨大变化。 Read more
研究速递|推力还是拉力?中国在发展中国家能源融资决策的影响因素
虽然部分发达经济体的碳排放量已开始出现趋于稳定的迹象,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在致力于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因此其碳排放量仍在持续上升。不论是从气候抑或是发展的角度来看,能源部门对于可持续发展都至关重要,对于作为全球电力部门最大融资国和投资国之一的中国来说,尤其如此。 Read more
研究速递|化言语为行动:宣布停止海外煤电投资后,中国做了什么?
在2021年9月举行的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同年十月,二十国集团(G20)也承诺将停止为海外煤电提供融资,标志着国际范围内煤电公共财政融资的基本结束。然而,有关中国这一承诺的覆盖范围、这些承诺将如何具体化为行动,以及中国国内燃煤发电应何去何从,仍存在诸多疑问。 Read more
研究速递| 待解之题:解读习近平主席“支持绿色发展、停建海外煤电“的声明
2021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第76届会议上宣布,中国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声明一出,其涉及到的具体政策及实施细节便引发了许多争论。声明措辞中的“新”和“建”如何定义?声明包括哪些类型的项目?取消这些项目具体可以减少多少二氧化碳排放?这一声明该如何解读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排放?以及现阶段,中国最应该支持哪些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发展? Read more
研究速递| 什么推动了巴基斯坦的燃煤电厂建设热潮?理解中巴经济走廊的能源项目组合
随着各国纷纷承诺要将全球变暖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巴黎协定》(Paris Agreement)更是将这一数字控制在1.5摄氏度,燃煤电厂的建设和投资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在主要国际金融机构开始禁止投资燃煤电厂之后,中国投资海外燃煤电厂的政策和行动受到了广泛关注。那么,东道国的政策如何鼓励或阻止了燃煤电厂的建设和使用呢? Read more
研究速递| 降低中国海外投资增长带来的社会与生态风险——以印度尼西亚为例
未来10年将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承诺帮助各国实现其经济增长、贸易和发展的国家目标,但同时,对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大幅增长增将如何影响社会和生态系统,仍存在广泛的担忧。 Read more
活动预告| 融资与热带自然保护:关于中国与厄瓜多尔的“债务换自然”提议的讨论
在财政吃紧的现状下,厄瓜多尔与中国如何能够通过“债务换自然”的安排帮助厄瓜多尔走向财政的可持续性? 在本次网络研讨会上,厄瓜多尔安第斯西蒙·玻利瓦尔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教授Carlos Larrea将通过他的最新文章,讨论中厄“债务换自然”安排的前景,及其潜在的对财政与环境可持续性的双重作用。 Read more
活动预告| 产业政策的作用:以中国的产业政策实践为例
在本次网络研讨会上,国际金融论坛(IIF)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新开发银行前副行长兼首席运营官祝宪将分享对中国近期产业政策实践的一些观察。他将通过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五个“金砖国家”建立的多边开发银行——新开发银行的视角和经验,审视中国地方层面的产业政策。 Read more
研究速递| 逆转风险:加速中国海外开发性融资的环境治理改革
2008年以来,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海外开发性融资已达到近5万亿美元。其增长的趋势有可能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基础设施融资缺口得到其所亟需的缓解,据估计,该资金缺口将超过3万亿美元/年。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