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速递|COVID-19下的中国经济增长
随着中国境内疫情得到控制,恢复开放的支持措施出台,经济增长开始复苏,到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逐步达到4.9%。
随着中国境内疫情得到控制,恢复开放的支持措施出台,经济增长开始复苏,到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逐步达到4.9%。
Xia Li与Timothy Simcoe的新研究衡量了同一地区从采用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GBEL)到采用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LEED)这一替代性标准的溢出效应。
Pedro Henrique Batista Barbosa的新工作论文研究了2000年中期到2019年中国在巴西电力部门水电、风能、太阳能、煤炭、生物质能、石油和核电领域的投资和贷款。
中国海外开发性金融数据库正式上线,该数据库用于分析中国的主权贷款承诺及其与关键栖息地、国家保护区和原住民土地的临近程度。
随着气候变化、债务和2019冠状病毒病这三重危机的交错复合,GDP中心的新研究指出了可以受益于与中国进行债务气候互换或债务自然互换的国家。中国在气候和能源问题上也越来越领先,并于2020年9月承诺,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此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双边债权国,在新的十年中,中国在推进有利于环境的债务重组问题上拥有独特的位置。 基于发表在最新一期Science杂志上的研究,GDP中心创建了一个互动平台,允许用户探索世界各地债务换气候和债务换自然的潜力。点击下方探索此互动平台
COVID-19大流行暴露了一个事实,即“超级全球化”已使危机无法控制在国境之内。多边国际合作不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要。本文试图从传统的“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比率”和“公共部门资产负债表”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讨论南共同体国家的债务可持续性问题,并评估了中国债务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构成债务危机的重要来源。
11月12日,全球发展政策研究中心(GDP中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中国执行董事金中夏博士进行了一场线上直播讨论。
中国海外开发性金融交互式数据库将供用户探索615个开发性金融项目的具体地理足迹,并显示项目与不同类型的社会和生态敏感区域间的重叠。数据库线上发布会将于美东时间12月10日周四上午9:30-10:30进行,欢迎报名参与。
本篇博文总结了GDP中心在2020年10月7日举办的全球中国研究研讨会上发表的研究成果。
GDP中心的一份新报告审视了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南共体)在满足能源需求和政策目标方面的进展,统计了开发性金融机构(DFI)当前对该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贡献,并根据与当地专家和利益相关方就该地区可再生能源融资和部署障碍方面的访谈和调查,提供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