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速递|新开发银行的演变历程

上海,中国|图源:Road Trip with Raj via Unsplash

2015年7月,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成立了新开发银行(New Development Bank,简称 NDB),其前身为金砖国家开发银行。自此,新开发银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里程碑,每一项成果都为精心的制度建设奠定了基础。

自新开发银行成立近十年以来以及 Jim O’Neill 首次提出“金砖国家”这一概念二十多年来,以金砖国家为主导的新开发银行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和演变?

在《全球政策》(Global Policy)期刊上,Gregory T. Chin 参与编辑了一个新“政策洞悉”特刊Policy Insights Special Section,该专栏由不同学者撰写的10篇文章组成,对新开发银行在第一个十年中的演变与发展进行了讨论。

在引言中,Chin 总结了新开发银行迄今为止取得的成就,有关新开发银行的研究议程和学术争辩的发展,以及新开发银行从成立之初到目前进入第二个十年间在重点、目标和议程方面的细微变化。

在该特刊中,作者探讨了新开发银行的演变及其在全球金融架构中的作用、与其他多边开发银行(MDBs)相比新开发银行治理的独特性、增加新成员和加强多极化的理由与影响以及新开发银行的组织演化。

作者回到 Jim O’Neill 关于“金砖国家”的基本设想,结合金砖国家的进步和未来问题,评估了新开发银行的发展。他们还分析了在南方外交和南方多边主义议程下新开发银行的创立和发展,以及金砖国家未来潜在的全球与区域定位。其中三篇文章记述了孟加拉国、阿联酋和乌拉圭的加入过程及其影响。

该合集还深入探讨了新开发银行组织发展其他方面的基本要素。除了新开发银行的早期发展及其美洲区域办事处的潜在作用外,还对新开发银行在非洲、其非洲区域中心进行了案例研究。此外,特刊中的内容还详细介绍了新开发银行的战略推广和合作伙伴策略、独特的实施方案,以及所取得的成功和遇到的挑战。

新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的前高级官员也分别提出了宝贵的内部观点,评估了新开发银行在多边开发银行大家庭里以及在全球体系层面的国际发展融资政策、规范和制度格局中,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变化和连续性。

阅读特刊

View all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