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Publications
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GDP中心”),是一个以政策为导向的研究中心,通过严谨的跨学科研究、政策参与和战略性传播,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促进金融稳定、人类福祉和环境可持续性。 GDP中心是波士顿大学校级研究机构,与波士顿大学弗雷德里克·帕迪全球研究学院(Frederick S. Pardee School for Global Studies)以及波士顿大学教务办公室紧密合作。 在运行的第八年,GDP中心正式发布了2025年年度报告。这份报告概述了GDP中心的使命和战略计划,同时回顾了我们研究倡议的工作及其影响。此外,报告还详细介绍了GDP中心为学生提供的的体验式学习和研究机会,以及我们的战略性传播、政策参与和财务状况的概况。2025年年度报告基于GDP中心2023-2028年战略计划中提出的指导愿景。 与其他以发展导向为中心的学术机构相比, GDP中心独特之处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GDP中心认识到发展过程的复杂性,因此对全球发展政策研究采取了跨学科的方法。为此,GDP中心组建了一个来自波士顿大学法律、工程、商业、公共卫生、经济学、社会学和全球研究学院的教研指导委员会。 第二,GDP中心重视全球参与—我们从严谨的研究中获取具体的政策经验,并将这些经验推进到全球讨论中。 GDP 中心的愿景是希望凭借其知识领导力和全球参与度获得认可。GDP中心不仅努力成为一个大学范围内的智库,还要成为一个行动派智库。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将大型水电项目作为发展融资的重点领域。凭借其在可再生能源和绿色转型中的关键地位,这一定位预计将在未来持续。 然而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出资建设的巨型水坝项目面临着诸多社会、环境和政治挑战。这些挑战不仅削弱了相关项目为东道国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目标的贡献潜力,还在某些情况下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声誉。 Julie Radomski 撰写的最新工作论文通过对中国资助水电站的历史渊源的系统考察,发现许多项目直接建立在20世纪中叶多边开发银行(MDBs)的研究基础之上。 主要发现: 对中国国家开发银行(CDB)和中国进出口银行(CHEXIM)资助的43个大型水电项目,该论文通过 medium-N 分析,结果表明其中半数项目可证实是基于多边开发银行的研究成果。 该趋势在拉丁美洲和非洲尤为显著。中方历来在这些地区的能源领域参与较少,尤其相较于亚洲和湄公河流域而言。 作者对于厄瓜多尔辛克雷水电站项目(1500兆瓦)进行了探索性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历史研究的复兴与这些水电项目当前面临的环境风险挑战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尽管水电开发历史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塞内加尔的古伊纳水电站和印尼的佳蒂格德水电站等其他案例仍为这种关联提供了佐证。 作者认为,承接此类项目不符合中国开发性金融机构、实施企业及可持续发展成果的长期利益。为规避过度风险,并提升可再生能源项目绩效,绿色“一带一路”的成功取决于建立符合当代法律框架和环境标准的项目储备体系。
能源贫困是非洲普遍且长期存在的发展难题。尽管非洲大陆自然资源丰富,但对于发电装机容量不足、发电站老化、制度薄弱、能源融资匮乏的国家而言,“资源诅咒”依然存在。此外,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动下,非洲大陆面临着严重能源赤字,支持低收入群体的财政空间也十分有限。
近十五年来,中国一直是全球中低收入国家发展资金的重要来源。自 2008 年以来,中国已投入近 5 万亿美元的公共和政府担保(PPG)资金。基于远低于2015-2017年峰值水平的贷款额度,中国海外发展融资的现况如何?这些趋势对中国海外贷款的未来有何启示?
健全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框架被认为是一种若有效实施,能够有助于实现更可持续、包容发展的工具。然而,除了在前几轮矿产繁荣中出现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挑战以外,目前的关键矿产热潮则呈现出独特的地理分布、快速的扩张,以及在某些情况下的新商业化开采技术。
一种由新型低碳商品及服务构成的产业,正在成为全球向低碳和具备气候韧性的经济增长路径转型的关键。通过构建全新的低碳技术贸易数据集,最新期刊文章发现,大多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不包括中国)并未参与低碳技术贸易。在发展中国家参与的少数低碳技术贸易中,大多数是净进口国。
自成立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论上一直充当国际“最后贷款人”,为面临收支和宏观金融压力的国家提供融资。然而,在 21 世纪,国际救援贷款的格局发生了变化。历史上经常以补充资金“共同资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项目的美国,已不再提供主权救助。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双边贷款国,提供的援助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相当,并充当最后贷款人角色:提供大额国际收支贷款和外汇互换额度。
中国全球电力数据库的最新数据揭示了关于中国海外发电厂投资组合的新动态。最新政策简报评估了中国2021年承诺的落实情况,并从装机容量、二氧化碳排放量、能源结构和投资者方面,对中国海外发电厂的近期情况及历史发展进行了分析。作者发现,中国海外能源融资结构,包括外国直接投资和开发性金融机构融资在内,首次转向绿色能源,并且自2021年以来一直未新增燃煤电厂投资。
份额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资金与治理结构的基石。份额不仅是支撑国际基金组织贷款和运营的主要资金来源,更直接影响了各成员国的贷款额度、特别提款权分配以及投票权。随着第十七次份额总检查临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面临着双重难题:如何在扩充危机应对资金能力的同时推进治理改革,以维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合法性与公信力?
最新工作论文探讨了中国在创新政策融资方面的指导经济模式,为有关去风险化国家、新发展主义替代方案以及经济国策的讨论做出贡献。论文主要分析了中国专门用于资助产业政策中以创新为核心部分的国有非银行金融渠道——政府引导基金,探索了相比于欧洲去风险化国家或像韩国等自由发展型国家所采用的政府风投工具,政府引导基金的独特之处。
Posts nav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