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速递|在债务和发展问题上同时采取行动,以免代价过高和为时已晚
新兴市场和发达国家必须实现共同的气候和发展目标,以避免因不作为而付出承重代价。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有26个低收入国家陷入债务困境或违约,而新的学术研究预测,如果各国调动实现气候和发展目标所需的投资水平,该数字将翻倍。发展和债务危机正在使发展中国家失去几十年的时间,不仅减缓了世界经济增长,而且阻碍了将产生全球影响的关键气候行动。
新兴市场和发达国家必须实现共同的气候和发展目标,以避免因不作为而付出承重代价。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有26个低收入国家陷入债务困境或违约,而新的学术研究预测,如果各国调动实现气候和发展目标所需的投资水平,该数字将翻倍。发展和债务危机正在使发展中国家失去几十年的时间,不仅减缓了世界经济增长,而且阻碍了将产生全球影响的关键气候行动。
中国海外贷款因其对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而备受关注,但因其对主权债务的影响引发了越来越多的批评声。然而,海外融资所涉及的机构和工具千差万别,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发生了显著变化。尽管迄今为止融资一直由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主导,但随着各种商业债权人参与度的不断提升,融资方式也日趋多样化。
外国直接投资经常被认为是中低收入国家可再生能源增长的关键。然而,尽管外国投资大有可为,像哥伦比亚这样有能力迅速扩大太阳能规模的国家却仍面临着能源危机。为什么在有经验丰富的外国投资方的国家太阳能安装速度放缓,而在经验较少的国内企业所在的国家,安装速度却持续稳步增长?
根据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研究中心运营的中国全球能源融资(CGEF)数据库最新更新估计,在2000年至2023年间中国两大开发性金融机构(DFIs),即中国国家开发银行(CDB)和中国进出口银行(CHEXIM),共向全球68个国家的118家公共借款方提供了367笔贷款,总额达2090亿美元。
在气候变化和能源脱碳的时代,全球范围向可持续贸易与可持续供应链的转型显得至关重要。低碳技术及相关矿产处于这一转型的前沿,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低碳技术产品国际贸易,对促进全球气候友好型发展意义重大,尤其对南方国家。
气候变化和环境退化的系统性影响正在深刻演变,凸显了发展中国家公共系统、治理能力等在多维挑战下的脆弱性。在应对全球挑战方面,南南合作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主要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是南南合作坚定的支持者和参与者,倡导各发展中国家共享发展经验,共促经济贸易发展。几十年来,中国积极推进南方国家间知识、经验、政策、技术和资源等交流。
2008~2019年间,拉美国家从中国开发性金融机构借款1320亿美元,从世界银行借款 1550亿美元。自中国提出 “一带一路 ”倡议以来,已有20多个拉美国家加入了该倡议。此外,该地区也是美国官员在2021年宣布其基础设施发展计划——“建设更美好的世界”之后访问的第一个地区。拉美国家在选择对外发展伙伴时有哪些潜在驱动因素,又如何在中美之间实现开发性金融的多样化呢?
由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研究中心运营的中国对非洲贷款(Chinese Loans to Africa, CLA)数据库最新更新估计,2000~2023年间,中国贷款方为49个非洲国家政府和7个区域借款方提供了1306笔贷款,共计1822.8亿美元。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将于9月4日至6日在北京举行之际,最新政策简报分析了中国对非洲的贷款情况。
中国公司在非洲的发电装机容量已超过 25 吉瓦,占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发电装机容量的 15% 以上。尽管中国公司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电力行业做出了公认的贡献,但这些项目的价格和投资结果却不尽相同。这些项目的成果为何存在差异?非洲东道国如何通过行使自主权来影响中国资助发电项目的成果?
过去一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LAC,下称“拉加地区”)政府有意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关系,频繁对中国开展访问,讨论包括电信和可再生能源供应链在内的重要新兴领域。与此同时,虽然技术含量较低的矿产和农产品仍是拉加地区对华出口的主要产品,但在拉加地区开展业务的中国企业已表现出了更广泛的兴趣,包括在墨西哥投资汽车制造业、在南美投资能源业,以及在整个拉加地区投资交通运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