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速递|停止新建煤电项目:中国海外电厂投资组合结构转型?

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图源:Sarvar Samigov via Unsplash

2021年9月,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宣布,中国将停止为新建海外燃煤电厂提供融资,并承诺加大对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支持力度。这一声明标志着中国全球能源政策的重大转变,有望填补发展中国家能源转型面临的巨大资金缺口。

由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研究中心管理的中国全球电力(CGP)数据库的最新数据揭示了关于中国海外发电厂投资组合的新动态。由 Diego MorroIshana RatanJiaqi LuKevin P. Gallagher 撰写的最新政策简报评估了中国2021年承诺的落实情况,并从装机容量、二氧化碳(CO2)排放量、能源结构和投资者方面,对中国海外发电厂的近期情况及历史发展进行了分析。

作者发现,中国海外能源融资结构,包括外国直接投资(FDI)和开发性金融机构(DFIs)融资在内,首次转向绿色能源,并且自2021年以来一直未新增燃煤电厂投资。然而,这一结论需结合两个其他关键因素来看待:第一,相关数据显示能源投资总体呈全面下降趋势;第二,现有投资总体仍集中于碳密集型领域。在中国作出承诺前已规划新建的燃煤电厂仍在陆续投运,或将在未来数十年持续排放二氧化碳。

由2020年启动的中国全球电力数据库,追踪中国通过外国直接投资和/或中国进出口银行(CHEXIM)及中国国家开发银行(CDB)这两家开发性金融机构所投资的海外发电厂。该数据库记载并显示了交易类型、中国投资者和/或贷款方、投资者所有权百分比、发电装机容量(兆瓦)、技术类型、运营状态和中国海外投资发电厂预计产生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

主要发现:

最新趋势:2021年后的投资
  • 2022-2023年,中国金融机构承诺投资新增装机容量近5吉瓦,其中以绿地投资为主,占比达93%。
  • 煤电项目已停止获得新融资。这一转变表明,中国开发性金融机构、并购(M&A) 投资者及绿地投资者均一致践行习近平于2021年提出的承诺,即不再为新建海外燃煤电厂提供融资。
  • 然而,2021年前已宣布建设的煤电项目最新进展显示,煤电仍在中国海外电力投资组合中占据重要地位。2022-2023年,有8吉瓦煤电容量已投入运营,另有9吉瓦处于规划或建设阶段,占当前筹备项目装机总量的19%。
  • 在2022-2023年投资的海外发电装机容量中,68%以上被分配到太阳能和风能可再生能源项目。相较之下,在2000-2021年,这一比例仅为约13%。

图1:2000-2021年中国外国直接投资和开发性金融机构投资发电装机容量(按能源类型划分)

来源:中国全球电力数据库(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研究中心,2025年)。

图2:2022-2023年中国外国直接投资和开发性金融机构投资发电装机容量(按能源类型划分)

来源:中国全球电力数据库(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研究中心,2025年)。
  • 这一转变并不代表可再生能源投资大幅增长,因为融资规模仍相对有限,2022-2023 年投资的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仅3吉瓦。
总体趋势:装机总量、排放量和投资概况
  • 装机容量:2000-2023年,中国开发性金融机构及投资者融资支持的海外发电装机容量达177吉瓦,约占中国国内发电装机总量的6%。其中75%已投入运营,25%仍在建设或规划阶段。融资范围覆盖96个国家/地区的745座发电厂,涵盖1542个发电机组。

图4:2000-2023年中国开发性金融机构和外国直接投资发电装机容量能源结构(按运营状态划分)

来源:中国全球电力数据库(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研究中心,2025年)。
  • 中国现有的海外发电厂仍以碳密集型为主,化石燃料项目占已投运装机总量的56%。其中有36%以煤炭为能源来源,占最大比例,其次是水能,占27%。太阳能和风能合计占14%,其余为天然气、核能、石油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地热能、废弃物等)。
  • 排放量:2023年,中国融资支持的发电厂二氧化碳年排放量达2.87亿吨,几乎相当于马来西亚或阿联酋(UAE)整个国家的能源相关二氧化碳年排放量。
  • 若当前在建和规划的发电厂全部投运,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新增5300万吨,接近奥地利一年的排放量。
  • 投资概况:从“一带一路”倡议(BRI)启动至新冠疫情爆发前(2013-2019年),中国投资年均新增装机容量约16吉瓦,而2020-2023年则下降至4吉瓦。自2016年达到峰值水平后,开发性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海外市场投资规模均有所下降。

图3:2000-2023年中国开发性金融机构和外国直接投资发电装机容量(按交易类型划分)

来源:中国全球电力数据库(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研究中心,2025年)。
  • 在煤电装机总量和水电装机总量中,中国开发性金融机构的投资分别占69%和40%。
  • 在中国外国直接投资(绿地投资和并购投资)支持的项目中,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分别占97%和96%。
  • 开发性金融机构的投资主要集中于煤电和水电,相较之下,绿地投资者和并购投资者的能源投资组合更为多元化。
  • 从区域分布来看,亚洲是获得中国融资最多的地区(以装机容量计算),且主要集中于煤电项目;其次是美洲和非洲,这两个区域均以水电项目为主。
    • 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绿地投资及并购投资主要集中于美洲(33%)和亚洲(29%)。在中国企业融资支持的可再生能源项目中,非洲的装机容量仅占装机总量的4%。

中国海外能源融资正逐步与绿色转型接轨,但随着先前已宣布的项目陆续投运,煤电仍在中国海外电力投资组合中占据重要地位。尽管如此,2023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推出的绿色发展投融资合作伙伴关系(GIFP)等倡议有望推动可持续发展,助力发展中国家实现绿色能源目标。

探索数据 阅读中文版政策简报 阅读英文版政策简报

View all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