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速递|印度尼西亚拟建大型燃煤发电厂的PM2.5环境浓度增量和死亡风险:模型分析

印度尼西亚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之一,煤炭既用于出口,也用于国内能源生产。对燃煤发电厂的依赖会对公众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增加中风、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甚至死亡的风险。
假设在不久的将来,有一批新的大型(大于1,000兆瓦)燃煤发电机组在印度尼西亚竣工、投产并开始运行,那么由于环境中细颗粒物(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即PM2.5)浓度增加,预估每年死亡风险将会增加多少呢?
在一篇新的工作论文中,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中心和印度尼西亚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开源建模工具,研究并量化了印度尼西亚一系列新建大型发电机组的初级PM2.5排放带来的直接死亡风险。他们使用 AERMOD并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气象场数据对污染物羽流进行建模,并对有和无有效排放控制的情景进行比较。
作者估计,在研究人群中每年将增加1061 例死亡。以货币计算,预估增加的可归因死亡率意味着约 6.28 亿美元的社会成本。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约为5000 美元的印度尼西亚,这一社会成本相当于约12.6万人的人均 GDP 值。
作者还认为,他们的研究结果凸显了开源和允许免费访问的全球数据集在促进国际合作与研究方面的必要性,尤其是在非政府组织与当地学术界合作的情况下。
阅读工作论文 阅读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