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I 2019秋季研讨会系列:“一带一路”倡议与新殖民主义

2019年11月11日,Lucy Hornby与波士顿大学师生和哈佛大学尼曼学者探讨了“一带一路”倡议与新殖民主义。Lucy Hornby是2020年度哈佛大学尼曼学者,她曾担任《金融时报》北京分社副社长。

Hornby 首先讲述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由来,例如“走出去”政策。接着她解释了“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国内产能和技工过剩的关系。为了更好解决国内生产过剩的问题,中国政府计划通过“六大经济走廊”建设,将额外的钢铁、水泥、工程师等资源投入到全球。

“六大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

在阐述完相关的政策演变后,Hornby指出了一大关键问题:“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投资结构尚不清晰。同时,Hornby也反驳了“新殖民主义”的观点,“即使没有明显迹象表明中国政府的直接参与,但已有证据表明中国的投资项目不是一种新殖民主义的形式。” 根据Hornby的长期观察,中国在寻找原材料和新市场上具有高度灵活性,这一点明显区别于历史的殖民主义。

Hornby最后提出的问题引发了大家对“一带一路”政策影响的关注。中国是否已经深陷于“一带一路”的投资,而给自身与其他参与国家带来经济不稳定性?在所有项目结束时,参与国家可能会质疑持续的基础设施支持。责任该落到不能偿还债务的国家上还是中国自身?

 

View all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