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LICY RESEARCH

FOR A BETTER WORLD

全球发展政策研究中心以政策研究为导向,致力于推进全球金融稳定性人类福祉环境可持续性

中心动态

  • Front Page

    全球发展政策研究中心2025年年度报告

    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GDP中心”),是一个以政策为导向的研究中心,通过严谨的跨学科研究、政策参与和战略性传播,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促进金融稳定、人类福祉和环境可持续性。 GDP中心是波士顿大学校级研究机构,与波士顿大学弗雷德里克·帕迪全球研究学院(Frederick S. Pardee School for Global Studies)以及波士顿大学教务办公室紧密合作。 在运行的第八年,GDP中心正式发布了2025年年度报告。这份报告概述了GDP中心的使命和战略计划,同时回顾了我们研究倡议的工作及其影响。此外,报告还详细介绍了GDP中心为学生提供的的体验式学习和研究机会,以及我们的战略性传播、政策参与和财务状况的概况。2025年年度报告基于GDP中心2023-2028年战略计划中提出的指导愿景。 与其他以发展导向为中心的学术机构相比, GDP中心独特之处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GDP中心认识到发展过程的复杂性,因此对全球发展政策研究采取了跨学科的方法。为此,GDP中心组建了一个来自波士顿大学法律、工程、商业、公共卫生、经济学、社会学和全球研究学院的教研指导委员会。 第二,GDP中心重视全球参与—我们从严谨的研究中获取具体的政策经验,并将这些经验推进到全球讨论中。 GDP 中心的愿景是希望凭借其知识领导力和全球参与度获得认可。GDP中心不仅努力成为一个大学范围内的智库,还要成为一个行动派智库。 Read more

  • Front Page

    研究速递|大坝背后:中国水电项目的历史起源与环境影响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将大型水电项目作为发展融资的重点领域。凭借其在可再生能源和绿色转型中的关键地位,这一定位预计将在未来持续。 然而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出资建设的巨型水坝项目面临着诸多社会、环境和政治挑战。这些挑战不仅削弱了相关项目为东道国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目标的贡献潜力,还在某些情况下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声誉。 Julie Radomski 撰写的最新工作论文通过对中国资助水电站的历史渊源的系统考察,发现许多项目直接建立在20世纪中叶多边开发银行(MDBs)的研究基础之上。 主要发现: 对中国国家开发银行(CDB)和中国进出口银行(CHEXIM)资助的43个大型水电项目,该论文通过 medium-N 分析,结果表明其中半数项目可证实是基于多边开发银行的研究成果。 该趋势在拉丁美洲和非洲尤为显著。中方历来在这些地区的能源领域参与较少,尤其相较于亚洲和湄公河流域而言。 作者对于厄瓜多尔辛克雷水电站项目(1500兆瓦)进行了探索性案例研究,结果表明历史研究的复兴与这些水电项目当前面临的环境风险挑战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尽管水电开发历史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塞内加尔的古伊纳水电站和印尼的佳蒂格德水电站等其他案例仍为这种关联提供了佐证。 作者认为,承接此类项目不符合中国开发性金融机构、实施企业及可持续发展成果的长期利益。为规避过度风险,并提升可再生能源项目绩效,绿色“一带一路”的成功取决于建立符合当代法律框架和环境标准的项目储备体系。 Read more

  • Front Page

    研究速递|赋能非洲:中国对非电力融资对能源贫困的影响

    能源贫困是非洲普遍且长期存在的发展难题。尽管非洲大陆自然资源丰富,但对于发电装机容量不足、发电站老化、制度薄弱、能源融资匮乏的国家而言,“资源诅咒”依然存在。此外,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动下,非洲大陆面临着严重能源赤字,支持低收入群体的财政空间也十分有限。 Read more

  • Front Page

    不作为的代价:用10张图表解释非洲债务困境, 以及G20的5个解决方案

    非洲大陆拥有巨大的可持续发展潜力。例如,在其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占全球的百分之六十,已探明过渡矿物储量占全球的百分之三十,风电能力超出其电力需求250倍。非洲持续增长的年轻人口是另一强大的推动力,预计到2050年非洲人口接近翻倍,达25亿。 Read more

  • Front Page

    研究速递|双边借贷:中国海外发展融资转向国家和区域开发银行

    近十五年来,中国一直是全球中低收入国家发展资金的重要来源。自 2008 年以来,中国已投入近 5 万亿美元的公共和政府担保(PPG)资金。基于远低于2015-2017年峰值水平的贷款额度,中国海外发展融资的现况如何?这些趋势对中国海外贷款的未来有何启示? Read more

  • Front Page

    研究速递|发展融资与关键矿产: 通过耐心资本支持可持续性与包容性的潜在机遇

    健全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框架被认为是一种若有效实施,能够有助于实现更可持续、包容发展的工具。然而,除了在前几轮矿产繁荣中出现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挑战以外,目前的关键矿产热潮则呈现出独特的地理分布、快速的扩张,以及在某些情况下的新商业化开采技术。 Read more

  • Front Page

    中国—拉共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五大值得关注的议题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领导人即将前往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拉共体(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此次会议或应视作当前外交与经济对话的一次延续,而非聚焦新的重大承诺。本届会议有望推动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继续深化已有合作。 Read more

  • Front Page

    研究速递|发展中国家被排除在低碳技术贸易之外

    一种由新型低碳商品及服务构成的产业,正在成为全球向低碳和具备气候韧性的经济增长路径转型的关键。通过构建全新的低碳技术贸易数据集,最新期刊文章发现,大多数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不包括中国)并未参与低碳技术贸易。在发展中国家参与的少数低碳技术贸易中,大多数是净进口国。 Read more

View more news